央媒头条网河南安阳消息:(编辑:马文忠 尹伟)5月中旬,走进河南省汤阴县伏道镇西水磨湾村平坦的田野,这一边,村民正在给灌浆期的小麦浇透灌浆水;那一边,绿油油的艾草已经长到齐胸高了,马上进入艾草收割黄金期。
“九头仙艾(汤阴北艾)叶片厚实如鹅掌,细看它有9个叶尖,9条脉络……”站在艾草基地的地头,汤阴县喜艾艾草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平希,正在向一群媒体朋友介绍九头仙艾外形特点以及其奇特的药用价值。讲完之后,张平希将那片艾叶放进自己上衣口袋里,没舍得随手扔掉。
在艾草基地的最南边,张平希的爱人元青娥,带领几名村民正在用手拔一垄艾草,然后100株一捆捆好准备外销。原来,一位外地的乡镇干部准备发展林下经济,慕名来到这里,先购置几万株试种,成功的话再大量引进发展。
“对这片艾草的感情,就像对自己的老婆一样。”50多岁的张平希憨憨地一笑,显得非常可爱。其实,对待这片110多亩的艾草,他更像是对待自己的孩子,总有操不完的心,总想为他们做的更多更好。
17岁时,张平希就开始外出跑运输。由于常年辛苦奔波,患上了腰部疾病。2015年在家休养时,在一家中医艾灸馆经过艾灸治疗,疾病痊愈。从此,他和艾草结缘。时逢县乡政府开始鼓励村民种植艾草,从2016年开始,张平希逐渐扩大种植规模,爱上了艾草事业。
谈起艾草种植的收入时,张平希实话实说。正常年景,除了其它开支,三茬艾草年均收入20万元左右。每年支付村民打工工资占去一半,落到自己手里有10万元左右。“到收割季节,根据村民劳动强度不同,每人每天能挣到50-100元不等的工资。”张平希说,“每当看到村民数钱时欣慰的笑容,我也特别的开心。”说话间,张平希的手机响啦。张平希除精心打理自己的艾园外,还是外地一家艾草种植规模达1700亩企业的技术顾问。
据了解,由于种植艾草并不比种植传统农作物收入太多,周边一些艾农又转向种植小麦、玉米。“因为热爱艾草,九头仙艾又成为国家艾草领域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,我还要坚持种下去,能坚持多久是多久。也希望县乡政府能给予艾农更多的关爱和政策支持。”望着绿油油的艾草,张平希再次憨憨地一笑。
“家有三年艾,郎中不再来。”九头仙艾不仅强健了张平希等艾农的筋骨,也滋养了他们的灵魂,赋予他们勤劳朴实的品质和百折不挠的精神。(供稿:原金贵)